從全球文明倡議視野看中國的世界遺產保護
文明交流互鑒,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。
要聞
- 文化中國行丨穿越千年西域 來新疆博物館一探究竟
- 維也納童聲合唱團國慶期間將在京演出
- 國家大劇院2024臺湖演藝藝術周將啟幕
- 俄語原版音樂劇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重磅來襲
- 5000多年前仰韶先民面貌被復原(組圖)
- 年輕人"破冰"新名片 "MBTI式社交"成新寵
- 馮遠征:雕琢精品更要聚焦微小而真實的瞬間
- 5000多年前仰韶先民面貌首次被復原
- 中國作協、中國科協:實施科學文學共創計劃
- 馮驥:游戲+非遺打動海外玩家
最新播報
|
|

- “農家院”航海
- 磁灶窯為什么叫龍窯
- 乘風破浪的中國商船
- 中國古銅錢曾是“國際貨幣”
- 了解紅山文化,不能繞開魏家窩鋪
對話姜波:聆聽千年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回響︱似是故人來
走近紅山文化:在中華文明曙光里見證生生不息的力量︱似是故人來
對話陳佩斯:喜劇是反映平等的藝術 體現社會進步︱似是故人來
本網原創

- 維也納童聲合唱團國慶期間將在京演出
- 國家大劇院2024臺湖演藝藝術周將啟幕
- 俄語原版音樂劇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重磅來襲
獨家視頻
微博 微信 頭條

- 宋磊:中國動漫產業展現巨大活力和潛力
- 夏華代表:指尖技藝煥發活力 向世界傳遞東方美韻
- 湖北恩施:傳承“西蘭卡普” 助力鄉村振興
深度觀察

- 2024年春節檔:目光向下,關注普通人的“喜怒哀樂”
- 來自法國宮廷的這只特殊懷表為何內刻中國龍?
- 虢國玉柄鐵劍為何可視為“中華第一劍”?
文明對話
- 謝必震:“閩人三十六姓”何以入琉球?
- 名揚海外的中國佛教“四大名山”是如何形成的?
- 陳士銀:明代儒學對今天世界啟迪幾何?
展覽
- 展出作品上百幅 任率英連環畫作品回顧展在京開幕
- 北京地區博物館中秋、國慶期間推出近130項活動
- “任率英連環畫作品七十五年回顧展”將在京舉辦
潮玩

- 畫廊、咖啡館、包子鋪……“可能有書”的書店里還有啥?
- 貓仙人的國潮世界 打開想象的空間
專題推薦


文化展館
國學館儒學 梵華 道家
國學資訊

- 2000年前的老子為什么成為今天的“全球偶像”
- 二月二后方無年:正月初一到初七 古俗每天有講究
熱典解讀
- 習近平喜歡的典故(第3季):大鵬一日同風起
- 五色交輝,相得益彰;八音合奏,終和且平
- 習近平"典"亮"一帶一路"|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
國學講堂
- 名揚海外的中國佛教“四大名山”是如何形成的?
- 那一回,蘇轍在北京過年
- 龍年“說文解字”:龍有哪些吉祥寓意?
閱讀館


- 國家圖書館“四季童讀”2024年夏季卷發布
- 《疏燈細語人家》:于平凡中感悟人間煙火
- 《強國之路》:權威解讀中國式現代化強國之路
文物館

- 考古發掘最大體量紅山文化玉豬龍首現真容!
- 中華文明的璀璨星辰-紅山文化命名70周年研討會
- 冰冷的石頭會唱歌:復原湖南遠古人類歷史
遺產館

- 節令之美|19日雨水:東風散為雨,雨潤杏花開
- "東方人類的故鄉"泥河灣啟動"世遺"申報工作
- 千年壯醫藥如何從民間“土郎中”走向世界?
文創館


- 文創的天花板到底在哪里?
- 天山腳下,共享非遺之美
- 木頭邊角料“雕刻”夢想 泰安木作手藝人變“廢”為寶
藝術館
文化產業
最新政策

- 國家檔案局部署2024年工作:強化檔案資政服務
- 北京朝陽推多項影視服務 打造國際影視制作基地
產業報告
- 中國文聯《2023中國藝術發展報告》出版發布
- 圖書影響力報告:直播帶貨或抑制更多好書被發現
- 中國文化產業和旅游業年度報告(2023)發布
文產輿情
- 國家文創實驗區:引領全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
- 16項互聯網3.0成果發布 覆蓋文商旅科研多個領域
- 北京首個AlGC視聽產業創新中心啟動建設
文旅新勢力


- 北京朝陽服貿會文旅展區好玩、好看、更好逛
- 北京朝陽成為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重要承載區
重大項目



權威訪談


- 單霽翔:文化IP無需刻意打造
- 賴聲川:如果作品不好看,就沒有下一屆戲劇節
- 李冬梅:在更浩瀚的語境下去體味人的脆弱